供應鏈視角下的應收賬款融資路徑及方向_供應鏈退港處理_分享!
2020/12/13 15:41:08 點擊:331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不斷的升級調整,產業鏈條上核心企業的地位更加重要,核心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通常可以帶動一批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發展。隨著產業鏈條上交易日益增長,應收賬款占比增大、賬期拉長等情況日益凸顯。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17.40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5%;2020年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5.34萬億元,同比增長12.7%。隨著應收賬款規模的增長,企業對應收賬款融資需求日趨增加,市場出現了多種融資模式和新興渠道,針對應收賬款融資難問題,筆者結合國家出臺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銀發[2020]226號)等政策,就供應鏈視角下的應收賬款融資路徑及方向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
供應鏈項下應收賬款特征
供應鏈金融是指商業銀行基于供應鏈條上參與主體各方之間產生的交易,為其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務。應收賬款是供應鏈金融中常見的載體之一,一般是基于核心企業作為買方的信用傳遞。在供應鏈金融的框架下,鏈條上的中小企業經營較依賴于核心企業,核心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決定了供應鏈條的穩定性,由此產生的應收賬款特征明顯,依附著核心企業的信用,通常都具備較好的融資屬性。
首先供應鏈應收賬款都是基于真實交易過程中因賒銷行為產生的,一般通過商務合同進行約定;其次,在供應鏈應收賬款中,買賣雙方主體明確、付款義務責任和具體要素明晰;最后,由于應收賬款的供應鏈屬性,更難于虛構,資產質量較高。
同時,供應鏈金融下應收賬款融資也存在一些難點和痛點,一是供應鏈應收賬款基于交易產生,具有期限不一、金額零散的特點;二是供應鏈應收賬款涉及的行業較廣,商業交易慣例不同,其合同和發票可能存在不規范不統一的瑕疵;三是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發起方多為處于鏈條中弱勢地位的企業,其協調核心企業確權及變更回款路徑能力弱,實現難度大;四是相較票據支付等方式,應收賬款本身流動性較差,在流轉過程中債權債務關系復雜。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及路徑選擇
在金融產品創新及國家政策導向推動下,供應鏈金融項下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呈現多樣化趨勢,除傳統商業銀行間接融資外,還出現了以應收賬款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融資,以及由產業金融平臺或第三方金融科技平臺搭建的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平臺推動的應收賬款融資。當前環境下主要的融資模式和路徑選擇如下:
一是傳統銀行融資模式,主要包含應收賬款質押、保理、反向保理、保理池等模式,該模式屬于間接融資,其適用面較廣,是當前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的主要模式。其優勢為,傳統銀行融資模式對應收賬款期限、金額要求較低,靈活性高,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資金,具備一定的價格優勢,融資渠道穩定;劣勢為,該模式對交易背景審查要求嚴格,操作手續參照一般信貸業務要求較為復雜,對參與主體的資質也有一定的準入要求。興業銀行在部分重點領域積累了一定應收賬款融資經驗,比如針對醫藥流通企業盤活資產、優化報表等方面較多的需求,興業銀行推出了醫藥流通行業保理業務服務方案,服務了一批行業客戶,有效緩解了醫藥流通企業現金流問題。
二是資本市場融資模式,主要是以應收賬款為基礎資產在公開市場發行相關證券化產品,包含在證券交易所發行的ABS(資產支持證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ABN(資產支持票據)及ABCP(資產支持商業票據)等,該模式為新興模式,主要由大型核心企業或產業金融平臺主導。在優勢方面,以買方/增信方信用評級作為支撐,不占用銀行授信,適用于高評級主體,在發行價格及規模具有優勢,適合大型企業主導的產業鏈模式;在劣勢方面,該模式需要對零散的基礎資產進行歸集整理,對期限、金額要求較統一,靈活性差,準備及發行周期較長,不適用低評級或無評級主體。例如由興業銀行主承的ABCP業務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掛網,該筆債券以支付某大型集團上游供應商應收賬款的方式,為上游供應商提供了短期限、低成本的融資,惠及上游供應商287戶。
三是,第三方平臺服務模式,主要是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通過搭建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為供應鏈各交易主體提供應收賬款服務,該類平臺通過對接核心企業,將供應鏈項下應收賬款加載在應收賬款債權憑證中,允許相關債權憑證在平臺上進行拆分、流轉和融資。在優勢方面,具有較強靈活性,對中小企業準入門檻較低,對交易背景審核要求較少;在劣勢方面,一是以應收賬款為標的的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具有一定的貨幣化屬性,該業務尚未有明確的監管歸口和標準,存在一定的合規風險;二是應收賬款債權憑證拆分、轉讓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比如應收賬款債權憑證每次拆分及轉讓均需具備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債權債務屬性,在整個拆分流轉鏈條中,如有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行為,債權連續性可能得不到保障。目前市場上“信”、“鏈”、“單”等應收賬款電子憑證拆分、流轉平臺較多,但整體業務規模不大,且電子憑證在上游企業流轉過程中接受程度仍較低。
四是票據化模式,為了解決應收賬款流轉及融資問題,上海票交所推出了供應鏈票據創新產品,旨在通過供應鏈票據平臺與核心企業或工業電商平臺實現連接,從源頭引導核心企業簽發票據替代應收賬款,且通過等分化簽發等技術手段在合規前提下解決多層級供應商流轉支付需求,從而實現以票據作為載體的供應鏈融資模式。在優勢方面,供應鏈票據作為票交所主導的創新產品,通過應用技術手段滿足各種規模企業的實際需求,且該模式遵循票據規則,受票據法保護,具備較好的監管合規性。在劣勢方面,目前供應鏈票據業務尚處于部分平臺試點階段,產品功能及客群覆蓋尚需進一步提升。目前票交所正大力推進供應鏈票據貼現及標準化票據融資的進程,將為供應鏈票據提供更為便利的融資條件。
供應鏈視角下應收賬款融資方向
近期國家出臺的各類供應鏈相關政策均提到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線上化和數字化水平以及加大對核心企業的支持力度,依托核心企業實現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融資支持。因此現階段,結合國家推進解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相關政策及應收賬款融資的實踐,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應積極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依托核心企業,充分放大產業金融和商業銀行融合互補,形成多樣化、多渠道的良性循環融資模式。
在應收賬款渠道建設方面: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逐步建立“商業+金融”對接的全流程線上化智能系統,實現應收賬款要素采集、真實性核查、回款路徑鎖定等一站式服務。例如商業銀行可通過應收賬款融資平臺與企業供應鏈采購平臺對接,實現采購與融資的無縫銜接,一是解決了銀行在應收賬款真實性核查、確權、回款路徑上的問題;二是形成了銀行批量獲客的新模式,降低了操作成本和獲客成本;三是提升融資可得性,通過無紙化、線上化操作進一步提升了業務辦理效率。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賣方融資的時效和可得性。又如部分大型核心企業推出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服務,積極與銀行搭建相關供應鏈應收賬款服務模塊,探索采購、生產、銷售、倉儲、運輸和供應鏈金融服務一站式全流程的服務,通過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整合和把控,補足工業互聯網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短板。
在供應鏈組織形式方面:供應鏈應收賬款組織應以產業集群或生態為導向,由核心企業或產業集團內部的專業公司聯合銀行搭建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架構。為有效解決應收賬款確權、回款路徑鎖定等供應鏈融資難題,應改變以往依賴上游中小企業的模式,由核心企業主導,并通過產業+金融結合模式來搭建架構。比如興業銀行推出了U+保理(聯合保理)融資方案,通過“興享供應鏈”平臺與某電商集團供應鏈平臺實現系統對接,并與其產業金融平臺(某保理公司)進行產融結合,該方案中保理公司作為其集團成員企業的買方保理商,興業銀行作為賣方保理商,為其上游供應商進行供應鏈應收賬款在線融資,一方面助力核心企業產業金融平臺做好供應鏈金融服務,協助其大量上游中小供應商提供融資便利;另一方面通過銀行資金杠桿效應,進一步擴大供應鏈應收賬款賣方的覆蓋面,實現多方共贏。
在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方面:通過大型核心與商業銀行聯合對產業鏈條交易的各參與主體進行分析及歸類,對客戶需求進行分層,通過傳統銀行融資與公開市場發行組合的綜合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形式滿足其需求。前端可以先通過商業銀行提供的傳統融資滿足上游各類資金需求,積極推行應收賬款融資、商票融資、供應鏈票據融資相結合模式,以靈活的融資方式解決產業鏈供應商的即時融資需求;后端,對應收賬款資產由銀行端將應收賬款儲架一定規模后進行應收賬款信貸資產證券化,引入市場低成本資金,形成良性商業循環;對票據資產則可以通過標準化票據等創新方式,加快票據資產的流轉和交易,對前端融資形成有效的支撐和補充。
- 上一篇:進口舊機電產品_香港回收廢舊機電產品_裝運前檢驗監督管理實施細則發布 2020/12/13
- 下一篇:近期 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 大家對于_進口食品香港銷毀_進口冷鏈食品的 關心度越來越高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