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處方藥仍存在不少漏洞,給用藥安全帶來諸多_香港過期藥品處理_隱患。
2020/12/6 14:56:02 點擊:490

在外賣平臺上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加入購物車,提交患者信息,沒等描述病情,一份來自互聯網醫院的電子處方就已“秒開”完成。盡管沒有藥師簽名,但系統自動顯示審核通過,商家接單后,藥品即刻進入配送環節……
日前,《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要求“藥品零售企業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的,應當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并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處方調劑審核,對已使用的處方進行電子標記。”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網售處方藥仍存在不少漏洞,給用藥安全帶來諸多隱患。
亂象
藥師欄空白 仍“審核通過”“最近眼睛總是干癢,覺得可能是過敏性結膜炎,就到網上買滴眼液,本來還擔心沒處方不好辦,結果很順利。”作為上班族,程君很少專門請病假去醫院,遇到小毛病時通常會選擇上網搜索該用什么藥,然后直接下單。
考慮到外賣平臺配送速度更快,程君便在上面查詢“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看到其中一款正在做限時折扣。“提交用藥需求時,顯示這是處方藥,需要填寫問診信息。”程君勾選用藥人信息后,又在“本次用藥的確診疾病”中,點擊“結膜炎”,并確認“使用過此藥品”。
盡管下面還有一項要求補充病歷信息,即線下就診的歷史處方、病歷、住院出院記錄,但程君發現這項并非必填,于是直接跳過,勾選“互聯網診療風險告知及知情同意書”后,保存并同意問診。
“正在想怎么跟醫生描述我的癥狀呢,頁面中就已經彈出一份由互聯網醫院開具的處方箋,簡直是‘秒級響應’。”程君看到,上面不僅有處方編號,還有患者信息和藥品名稱、用法用量,甚至有醫生的電子簽名和醫院的電子專用章,“我還沒來得及回復,就被告知‘會話已關閉’,連對方是不是醫生本人都不知道。”
更令程君哭笑不得的是,在這張電子處方上審核藥師,調配、復核藥師和核對、發藥藥師三欄均為空白的情況下,系統還是顯示“處方藥藥師審核通過”,并進入商家接單、騎手配送環節。
不僅能買到還能買得多
而這樣的情況并非個案,在外賣平臺上,購買頭孢類處方藥同樣毫不費力。“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秋水仙堿片。”作為痛風性關節炎患者,丁強對這種藥并不陌生,“在外賣平臺上顯示‘根據藥監局規定,此藥品為禁開藥品’。”
就在去年,江西和上海先后發生過因過量服用秋水仙堿片致死的案例,而死者均從網上購得此藥。此后,多個平臺對此藥做了下架處理。
“但在一些電商平臺上還是能買到。”丁強發現,平臺在處方信息部分設計得異常“貼心”,“‘線下已確診疾病’默認為‘痛風性關節炎’,‘是否曾服用過該藥且無禁忌癥’、‘有無過敏反應’和‘有無不良反應’也已自動勾選出‘合適’的答案,‘已就診信息’可以不填,之后就有醫生在線開出處方,并順利通過審核,由商家發貨。”在此期間,丁強曾多次嘗試向醫生咨詢,但對方始終沒有答復。
除了“買得到”以外,網售處方藥往往還能“買得多”。在電商平臺上,徐穎打算給父親購買阿司匹林腸溶片。“一盒夠吃一個月,網上一次買一年的量也沒問題。”簡單提交用藥人信息后,徐穎很快收到一張有效期為3天的電子處方,“買12盒也照樣審核通過。”
建議
公示執業證書編號 核實持證本人操作
“在藥品零售企業和醫療信息系統并沒有聯網的情況下,想要確保處方來源真實、可靠,難度非常大。”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總藥師趙志剛認為,網售處方藥時,平臺所提供的在線問診和電子處方,首先要解決相關資質和真實性的問題,“最好能將醫師和藥師的執業證書編號公示出來,患者可以在官方網站上查詢,同時附上工作電話等,確保患者能夠與之取得聯系,并通過技術手段核實是持證本人在進行操作。一旦查出只是‘掛證’,就要追究相應責任。”
趙志剛談到,處方藥在使用過程中離不開專業醫生的診斷和藥師的指導。“比如眼睛不舒服,可能有多種原因,不能單憑經驗或感覺去買藥。”趙志剛說,目前抗菌藥物存在濫用問題,后果十分嚴重。
“哪怕是針對慢性病推出的長處方政策,也不可以無限制地隨便開。”趙志剛說,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復查,由醫生判斷用藥情況,包括療效如何,是否有不良反應,是否有必要調整用藥種類或劑量,同時監測一些指標,如肝、腎功能,“如果患者在網上盲目購買大量處方藥長期使用,很可能無法及時發現藥物導致的肝、腎功能損害等相關問題,或者因為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出現一些意外的相互作用。”
在趙志剛看來,無論政策如何調整,根本上還是取決于患者本身的醫學素養和對待健康的態度,“物流可以追求快,但健康不能只圖快,而應更多考慮用藥安全性和有效性。即使下一步在網售處方藥上有所放開,也不意味著可以濫用處方藥。”
內容來自鳳凰新聞
- 上一篇:用最便宜的化妝品,畫出最貴_香港化妝品回收處理_的妝你見過么? 2020/12/6
- 下一篇:寧波舟山港集裝箱航線達257條,11月吞吐量_寧波舟山港退運_實現兩位數增長! 20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