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已成電動汽車的必備產品,為什么不應用_香港鋰電池回收處理_到遙控器等日常物品?
2020/10/12 15:55:13 點擊:536
面對如此重要不可替代的鋰電池,有些小伙伴卻要說了:“遙控器、熊孩子的玩具汽車不還是依然使用的是一次性干電池嗎?即使是支持充電功能也多為鎳氫電池啊,這些日常使用到的物品沒有選擇鋰電池啊!”
電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電卻是萬萬不能,相信這一點大家都深有體會。回看當下的移動智能生活更是處處離不開電池,小到手機、平板、相機等移動數碼產品,大到電瓶車、新能源汽車,都離不開這個幕后主角鋰電池,鋰電池的發明者也實至名歸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確實,鋰電池這些BC817-25領域的使用較為罕見,這是為什么呢?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漫延全球,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認為石油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終有一天會出現“彈盡糧絕”。
所以組建研發團隊,開發能夠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技術,鋰電池就是當時開發新型電池之一。
但當時由于電極材料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鋰電池并未進入市場。直至1985年,日本科學家吉野彰使用石油焦和鈷酸鋰作為電極材料,才使得鋰電池正式進入商用。
鋰電池的優勢
經過三十多年的迭代升級,鋰電池在能量密度、成本和安全性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不僅廣泛使用于便攜式電子產品、電動汽車,還可用于太陽能、風能的能量儲備,逐漸深入我們的生活中。
鋰電池的優勢之一就是能量密度高,通俗點說在重量一樣的情況下,鋰電池所含的電量更多。
目前最高已經能達到460-600Wh/kg,是鉛酸電池的約6-7倍,這也是純電汽車使用鋰電池的原因之一,在較好控制車重,減少能量消耗的同時給予車輛更高的續航儲備。
優勢之二是鋰電池的額定電壓高,如果用電池作比喻的話,一節鋰電池的電壓(3.7V)約為3節鎳氫電池(1.2V)加起來的總電壓。
鋰電池的另一個主要競爭力則是其自放電率低,說的通俗點就是電池擱那一段時間不使用,鋰電池相比其他電池的自然損耗量會較小,鋰電池的自放電率一般不到鎳氫電池的1/20。
鋰電池的缺點
當然鋰電池并不是盡善盡美的,依然還是有一些缺點,并且是需要重視的。
例如鋰電池的安全性就不如其他電池,鋰電池溫度較高時容易發生熱失控,導致爆炸。或者是鋰電池內隔膜發生損壞時,正極和負極會直接接觸,造成短路,導致電池瞬間爆炸。
由于鋰電池存在如此高危險性的安全隱患,廠商在生產鋰電池時,會另外在鋰電池內設置三重保護機構,采用開關元件、適當的隔板材料和設置安全閥等等。
也因此鋰電池的制造工藝就會相對更復雜,同時制造的成本和市場售價也會相應水漲船高。
在電池壽命方面,由于鋰電池在充電和放電期間,難免會出現電池容量平衡變化的情況,活化的鋰離子會逐漸減少,導致鋰電池的壽命大幅降低。
就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電動車的鋰電池循環使用壽命一般僅為3-5年。
除此以外,鋰電池的高電壓也是把雙刃劍,如果不善加使用,高電壓的鋰電池容易造成相應設備的絕緣老化,使用壽命降低,嚴重時會直接燒毀電器。
這需要追溯到為什么電池廠商較少生產5號鋰電池。
由于自身的理化特性,鋰電池的默認初始電壓3.7V,要大于日常使用的1.2V電池,如果沒有查看電壓需求直接使用鋰電池,就有很高概率導致設備報廢。
如果硬要降低鋰電池電壓,那昂貴的制造成本必定對售價造成困擾。不過一次性的鋰鐵電池也相對優勢明顯,具備電池容量大、體積小、重量輕、大電流放電、低溫性能優異等優點。
總結
鋰電池雖然性能優異,也深得國內外新能源車企的青睞,但其本身仍存在一定的缺點和限制,使用過程中具備基本的用電知識,才能避免鋰電池在安全問題上“擦槍走火”。
而這歸根結底還是一項過度技術的問題,相信隨著科研的進步,在未來一定會有安全性能更高、密度更大的電池技術出現。
- 上一篇:燃料電池與普通蓄電池_香港電池報廢處理_的原理有哪四大不同? 2020/10/12
- 下一篇:什么是小芯片?為什么_香港芯片回收_會越來越受歡迎? 2020/10/12